高中毕业时,身边的一些朋友就选择了留学。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留学生活的丰富多彩。

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一个梦想:在研究生阶段去留学,去感受不同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也为将来的就业增添一分助力。

虽然很早就有了留学的计划,但是由于拖延症,我的申请开始得还是比较晚,这也是让我非常后悔的一件事。

当收到第一封拒信时,我曾想过要是能早点开始准备申请,说不定GMAT能刷得更高、实习规划等也能更合理,那我可能就可以去申请更多更好的学校了。

在此以我的亲身经历提醒大家,如果已经决定了留学,那就一定要提前规划好时间,千万千万不要拖延,早点开始,才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准备语言考试。不然的话,等到大家晒offer的时候,你就只能当只柠檬精了。

大三下学期快结束时,当看到朋友圈的同学们吐槽不靠谱的留学中介时,我才终于意识到要赶快着手申请了。

考虑到留学费用以及职业规划等因素,我早就明确了申请方向为香港、新加坡、英国,并且主要申请会计专业,与我的本科专业保持一致。 一开始我的父母通过咨询他们的熟人,给我推荐了几个中介,让我自己去了解。但那些中介给我提供的选校list很不相同:有给我推荐的都是top80以外的学校,并且各种打击我的定位;有的给我推荐的都是top30的学校,没有选校的梯度,让我感觉非常没有安全感。 我的父母比较传统,认为面对面沟通才能了解清楚,于是他们双休日自驾前往位于上海的指南者机构,和刘心颖老师面谈。 当天,刘老师就根据我提供的成绩单以及我的选校、选专业偏好,帮我制作了一个选校的excel,不仅包含了学校、专业,就连每个专业的课程都罗列其中,十分清晰直观。5月初,我决定和指南者签约。

签约后,班主任Sarah老师立即帮我在制订了详细的留学时间规划,包括雅思、GMAT、文书等任务的完成时间节点。

由于港中深日常的教学都是全英文的,我在准备雅思的时候还是非常轻松的,并且第一次就取得了雅思75(65)的成绩。 我在6月中旬开始准备G,那时的我,白天实习,晚上听网课刷题,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可一个月后,在第一GMAT考试中,我却只取得了630分。 当时我也去询问了刘老师和Sarah老师如何学习GMAT,他们都给了我鼓励,并帮我找了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后来我结束实习,隔了一个月再战GMAT,才勉强达到一个能申请的分数。 在这里再次奉劝大家早点准备考试,并且最好不要一边实习一边准备,因为这样实在太累了。

在准备语言考试和实习期间,Sarah老师隔三差五地叮嘱我写文书和cv的draft。我平时生活中就有拖延症,所以很庆幸有Sarah老师一直在旁边催促监督,我才能在大三暑假结束前就完成了文书的草稿部分。 开学后9月底,文书老师发给了我文书初稿,但当时我刚开学比较忙,想着离申请投递还有一段时间,就没有仔细查看。 十月份,快要投递申请的时候,我才仔细查看我的文书,而直到这时我才发现文书里的一些想法和我自己的想法有些不一致。 通过一天的协调,刘老师和Sarah老师迅速帮我更换了另外一位和我气场更合的文书老师,把我之前存疑的部分进行了修改,也把我提供的一些新想法融入进了文书中。最终,文书部分也顺利地定稿了。 在此我也想提醒申请的同学们,一定不要懒,要自己去check文书,有问题也要主动去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免最后手忙脚乱。

11月初,我收到了第一封学校的邮件,却是来自我的保底校 布里斯托的拒信。当时,我的心态整个崩溃了。 收到拒信的那个晚上,我很沮丧地找刘老师以及班主任沟通,商量是否需要加校,再申请下一个level的学校。 然而,他们都鼓励我先不要慌乱,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拾了一点自信,决定再耐心等等。 11月下旬,我收到了第二封邮件 来自爱丁堡的拒信。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感到十分沮丧。 于是,我迅速调整好心态,想要抓住这个宝贵的面试机会。Sarah老师贴心地发给了我面试经验,还帮我联系了老师mock面试,让我在轻松的心态下完成了面试。 12月初,我陆续收到了KCL、NTU、HKU、HKUST的offer,从吃柠檬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在朋友圈种柠檬的人。 最近,我还收到了意料之外UCL的offer,一下感觉之前的辛苦准备没有白费,原来我也是被上天眷顾的人,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指南者给力的老师们!最近刘老师和Sarah老师在替我开心的同时,也帮我分析了各个offer,让我更确定地做出最后的选择。

回顾申请之路,我一共有过3次面试经历,而实习经历是面试环节中必被cue的部分。同时,也正是通过这几段实习,我才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因此,在这里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两段实习经历。

大三暑假,我在上海某财务共享中心进行了两个月的实习。我非常喜欢这里的轮岗制度,在信息建设、财务审核和质量控制等部门,我学到了财务报销的审核流程、财务系统的日常维护、以及财务票据的审查归档等各种技能。

在朝九晚五的同时,我也感觉到某些部门工作氛围有一些懒散,而且因为部门划分比较细,我通过观察发现老师们的工作内容都是重复机械的,这让我觉得有一些枯燥。

大四寒假,我终于进入了四大中的PWC实习。我很喜欢审计,职业规划也是去当一名审计师,因此能去四大实习让我非常激动。我被分到了某个IPO项目,加班是常态,每晚工作到11点多,无双休,工作强度很大。但项目组里的senior以及associate们都很温柔,教会我填写发放银行询证函,核对财务报表科目等。

PWC的实习经历让我有一些小骄傲,毕竟进入四大是很多财会学子的梦想。敬佩四大员工的敬业精神的同时,这次经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四大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强度。

在休息时和他们闲聊得知,这个IPO项目已经持续了3个月,而他们前三个月几乎每天加班到凌晨2点多,第二天9点接着上班,其中senior小姐姐还因为颈椎问题去了两次医院。

原本我非常想在毕业后入职四大,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我的身体可能实在支撑不了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或许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适合自己。

希望大家也能多尝试几段不同的实习,看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样的工作内容以及氛围,为以后的就业做准备,不至于入职后后悔莫及。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读本科的体验,希望能帮助想要在研究生阶段申请我母校的同学们多一些了解~

选择港中深其实是我人生中一个很冒险的决定。在江苏高考中发挥失常的我,可供选择的江浙沪985、211不多,因此我孤注一掷,选择了远在深圳,但潜力无限的港中深。

事实证明港中深入股不亏:生源质量一届比一届高,甚至招来了省状元,一些同学也放弃了清北来到港中深。而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或就业于顶级金融投行、著名科技公司等,或继续在世界top名校深造,都十分的优秀。

全英文教学以及国际化的氛围是港中深的一大特色,也是我选择它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在港中深的大学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轻松。

记得大一刚开学的那两周,因为一时适应不了教授们的全英文授课方式,我十分焦虑。同时,身边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也都很高,每次下课,教授们身边都会围着一群同学在请教上课疑惑的问题。

每次新学期的开始,学校的图书馆都是座无虚席,更不用说临近期末,24小时自习室都坐满了挑灯夜战的同学们。因此我很喜欢去图书馆学习,因为身边都坐满了认真专注的同学,要是自己分心了,就会有一种惭愧感,能马上重新投入学习。

(校图书馆,来自港中深官方公众号)

我们都常常吐槽,港中深的peer pressure太大了,因为时常有同学在朋友圈秀新拿到的实习offer或者是新参加了商赛、新发表了文章。但这些压力也恰恰也是我们督促自己前进的动力。

港中深的老师们都很认真也很可爱。他们会在教学内容中使用有趣的ppt或者是视频,也会在课后和同学们一起吃饭喝奶茶,像朋友一样讨论各种各样学术上的、生活上的问题。

港中深提供的课程也很丰富多样。除了必修的会计课外,我选修了一些十分有趣的课程,比如希腊神话课程、化妆品化学课程以及汉字学课程等。每门课程都会有小组project和pre,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以及演讲的能力。四年下来,我从上台就会脸红害羞,变为如今能自信发言,临阵不乱。

港中深也有许多有趣的课外活动:和校长一起做月饼、一起植树,圣诞节大家围着学校的圣诞树唱歌,一起去做志愿者等。

博文约礼是港中深的校训,回顾我四年在港中文的生活,我认为它既坚守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也给了学生浓厚的人文关怀,是我值得骄傲的母校,也非常欢迎大家在研究生阶段申请CUHKSZ。

(校图书馆,来自港中深官方公众号)

资讯 首页学校专业案例资讯背景提升服务讲座实习竞赛库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