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冀中大清河北,有一对父子,老爹叫胡英甫,曾在旧政权中做过笔吏,是一位乡村旧知识分子,儿子叫胡春航,抗战前在永清县存实中学当汉文兼体育老师。

1938年夏,永清县日伪组织民众开大会,庆祝日军占领徐州。存实中学的师生被要求全体参加,但胡春航半途即愤然离开会场。

会毕,存实中学校长的案头,发现了胡春航的辞职书。辞职书只有四句:

慨愤徐州遭沦陷,

我辈投笔试戎轩。

辞校离乡曾宣誓,

不灭倭奴不回还。

胡春航不当教师当八路去了。

500

参军后,胡先后任冀中军区第五军分区第二大队宣传科长、北上挺进支队支队长、永清县县长、路西办事处主任等职,1941年6.10大扫荡后,被任命为第三联合县县长兼游击大队大队长。

第三联合县,又名永安宛固霸联合县,系日寇6.10大扫荡后我重组的敌后抗日政权。联合县所辖的永清、安次、宛平、固安、霸县一部或大部地区,是日伪倾力打造的“模范治安区”。

1942年10月21日,就在胡春航率县大队一部活动于永清县西庞各庄村时,遭几十倍于我的敌重兵围堵。胡率部奋勇抵抗,战斗中,全身多处负伤,左臂和右腿被打断,昏迷后,被敌俘虏。

敌人得知这名重伤的俘虏是八路的县长后,赶忙将其抬上担架,连夜急急送往廊坊抢救,想以此作为讨伐的成就宣扬武功。

就在奔往城里的路上,胡春航苏醒过来。敌人见其苏醒,遂指使曾是存实中学学生的叛徒向其劝降。胡面对无耻叛徒,怒斥道:“我不是你的老师,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你叫我老师,等于骂我八辈祖宗。”

就在敌人的担架上,趁着夜幕,胡春航悄悄撕下衣袖,塞入自己的喉咙窒息……为了民族的尊严,带着满腔的仇恨,这名33岁的年轻县长,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无声无息间,壮烈殉国。

噩耗传来怒冲冠,

国仇未复子仇添。

食肉寝皮灭其国,

不达目的誓不还。

冀中第十专署、第十军分区召开了胡春航的追悼大会。就在追悼大会上,年愈五旬的胡英甫报名参军。

这还是老先生当年的赋诗:

国难同仇应敌忾,

父承子志分当然。

他年复我河山日,

铁血男儿笑九泉。

胡英甫参加革命后,先任永清县抗日政府名誉县长,后实任副县长,实现了“父承子志”的愿望。

500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1950年国庆节,老人被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受到党和军队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的亲切接见。

就像任何时候一样,抗战时虽然也有汉奸,但更多是慷慨悲歌壮怀激烈的好汉。就在胡春航吞袖殉国的稍后,同为冀中第十专署第二联合县(新城、雄县、固安、霸县联合县)的组织部副部长谭杰,在率领武工队到敌占村庄活动时不幸被捕。酷刑受尽,骂敌不止。终于有一天,趁看守不注意,用一根筷子插入耳中,撞墙而死,为民族的解放贡献了又一个年轻的生命。

可惜的是,这些年热播的电影电视剧,热炒的媒体自媒体,似乎早已忘却了大片大片沦陷了的国土上艰苦而又漫长的敌后战场,忘却了那一群既没有德式钢盔也没有美式军服却誓死报国的好男儿曾经的前仆后继。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