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67

作者:观察君

校稿:程程 / 编辑:致知

为了压缩成本,半天妖使用冻鱼替代活鱼?干餐饮的一看就知道,这似乎不太科学。近日,半天妖烤鱼被曝使用冻鱼和过期食材,甚至从垃圾桶“回收食物”,成为餐饮行业热议话题,很多从业者对半天妖的骚操作有些不可理解,比如,其实用活鱼成本其实比冻鱼要低,但半天妖却选择了冻鱼,还说是为了节约成本。

实际上,在资本巨轮的推动下,标准化是半天妖必须要走的路,也必将成为半天妖的断头路。标准化运动之下,餐饮行业会出现很多奇怪的现象。

活鱼比冻鱼成本更低,为什么半天妖用冻鱼?

在媒体的报道中,半天妖合肥一些门店长期使用冻鱼替代活鱼。这种现象,其实早就开始了,而且也不止报道中的合肥部分门店使用,基本上半天妖全国门店都在使用。

半天妖创始人之一耿元善在今年年初接受采访时表示,半天妖以前也使用活鱼现杀,而且还拿出来做卖点。

不管懂不懂餐饮,大家都知道,活鱼现杀味道鲜美,冻鱼则从口感和味道上都差太多了。

耿元善对媒体的解释是,活鱼现烤制约了品牌的发展,主要原因,他列出了4个:

1, 活鱼易死成本高

2, 杀鱼环节需专人,增加一个人工成本

3, 延长上餐时间,翻台效率低

4, 不方便集中供应链模式供应

经过观察君深入调查了解,这四个理由,前两个一看就很搞笑。活鱼容易死,成本更高,这个理由只能骗骗外行人。实际上,活鱼成本更低。我们以草鱼为例来分析一下。一般菜市场,草鱼的单价是8-10元一斤,每条草鱼一般重量在3-4斤,一条鱼的门市价格是24-40元。但这是经历过多个流通环节的门市价格,供应商向烤鱼店这种稳定大客户供应活鱼,那价格就非常低了,单条烤鱼采购价已经低于15元,一些用量很大的,签约长期供应,可以把单条鱼采购价压到9块以下。而且是全天候供应,死鱼量小。更何况在这种成本优势面前,死鱼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根据新闻报道,半天妖一条冻鱼的采购价就达到了30元,这很明显不符合常识。但是考虑到半天妖独特的供应商参股模式,这个虚高的采购价格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个理由,杀鱼环节增加人工成本。其实这个在二三线城市所增加的成本也就只有一个月4000-5000元,算上死鱼的成本也没有冻鱼成本高。而冻鱼的冷链运输、包装、保存所带来的成本要远远高于一个杀鱼工人的成本。

第三和第四个理由,严格来讲并不是理由,而是半天妖使用死鱼之后突然发现,放开“活鱼现烤”的束缚之后,好像很多事情方便多了。上菜速度快了,顾客吃席的效率也高了,流水更大了。

半天妖的标准化之路

活鱼现烤在很多年前还是餐饮行业争相达标的一个标杆,到现在成为行业普遍做法。顾客吃一条新鲜的烤鱼,已经是对烤鱼店最低的要求了。半天妖却弃之如敝履,背弃了烤鱼行业的基本操作,就像挣脱了道德束缚,半天妖似乎并没有罪恶感,反而为自己的倒退模式沾沾自喜。

说到底,半天妖之所以抛弃烤鱼最基本的操作,就是为了开启标准化的道路,大规模复制开店。所以在疫情三年,餐饮界哀鸿一片的情况下,半天妖仍然可以遍地开花,门店突破1000家。基本覆盖到三线城市。

活鱼改冻鱼只是标准化的第一步。尽管成本并不低,但这样更容易控制口味,也更容易模块化操作,也方便供应链管理。

半天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参股模式,“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只要你跟这家店有关系,你有资源,他们就有可能拉你投资入伙,包括员工、供应商。比如你是供应冻鱼的,供应大米的,你也可以入伙。

半天妖这种资本化运作的模式,也推动了其标准化运动。作为创始人之一,耿元善本人就出身华莱士汉堡,对餐饮标准化有一定痴迷。就直接把华莱士的标准化搬到了半天妖。

半天妖物不美,价更不廉

有人可能要问,鱼新鲜不新鲜,顾客难道吃不出来吗?当然能,死鱼和活鱼的口感味道差别非常大,别说是经常吃鱼的人,就是很少吃鱼的顾客也能区分。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半天妖烤鱼食品质量问题投诉有很多,其中有一半都是鱼肉不新鲜。说明还是有人能吃的出来鱼不新鲜。

但是,半天妖要做的就是让尽可能少的顾客吃出鱼不新鲜。为此,半天妖从创业初期的8种口味,到现在主打青花椒口味。这些所谓的口味,在烤鱼行业其实就是一种调料而已。烤鱼店从供应商工厂采购成包的,已经调配好的酱料,倒在鱼身上,上烤箱烤就行了。烤鱼酱料口味越重,顾客越难吃出食物原本的味道。花椒、麻椒、辣椒之类的香料放多了,就只有这些调料的味道,没有鱼肉的味道,新鲜不新鲜就不一定能吃出来。

此外,半天妖所宣传的价格便宜其实也是假的。半天妖的人均客单价在80元以上,在烤鱼行业是属于比较高的。因为烤鱼行业成本不算高,但用餐时间短,翻台率高,人均客单达到60就已经不错了。

打开北京地图发现,半天妖在北京大部分门店人均客单价已经达到90元以上。一对小情侣吃条烤鱼就要花费近200元,这在烤鱼行业利润率是非常高的。

很多餐饮机构热衷于扩张,门店复制,全国遍地开花,为了方便直营,总部牢牢抓住供应链,就服用了“标准化”这种神药,当时药效很好,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很多传统美食在标准化之下沦为碌碌之辈。

我以为,标准化只适合不追求口味的快餐行业,比如标准化餐饮的天花板肯德基。但是在以口味为王的慢餐饮行业,标准化不仅不一定无法降低成本,反而会让口味大大降低。

标准化是个好东西,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行业。否则用力过猛,偏离了初心。

对了,给大家提个醒,出去吃鱼,不要看品牌,就看是否现捞现杀,明厨亮灶,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