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的投资格局出现了重要变化,服务业投资比重已超过房地产投资,上升到了第三位,由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组成的传统投资“三驾马车”,正在向基建、制造业、服务业这一新“三驾马车”转变。

退潮的房地产投资

“我国投资格局出现了变化。”刘世锦指出,从投资中传统的“三驾马车”来看,近期服务业投资比重已经超过房地产投资,上升到了第三位。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虽然没有系统的数据能佐证“近期服务业投资比重超过房地产投资”,但房地产投资的高度饱和度与下降几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以大型建设投资集团“中南建设(000961)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建设”)为例,该集团今日披露的2023年3月经营情况公告显示,3月房地产业务方面,中南建设合同销售金额44.0亿元,销售面积34.8万平方米。综合2023年1-3月情况看,中南建设累计合同销售金额120.4亿元,销售面积100.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26.2%和22.8%。

在刘世锦看来,这种变化是符合规律的。从国际投资方面来看,中国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同期的标准结构相比,基础设施建设高出一倍以上,房地产高出三分之一,社会服务比例偏低。从国内来看,我国房地产历史需求峰值和都市圈的结构性需求峰值都已经出现。根据全口径数据,用不变价同比来计算,从2021年7月以后,房地产投资已经出现负增长,最低的时候接近负20%。

另外,投资“三驾马车”内部的结构大多也在向新兴服务业倾斜。“近期基建投资中,增长重点是信息传输、环境、公共管理、水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传统的公路、铁路、电力热力等行业下降;制造业投资中,增长较快的有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医疗、专用制造设备、仪器仪表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服务业投资中,增长较快的有社会保障与福利、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娱乐、银行和其他金融、商务服务等领域,与发展型消费紧密相关。”刘世锦说。

云涌的新业态服务

近期服务业投资比重的上升,与服务业自身增加值的提高及其背后更活跃的经济效应密切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同比增长2.3%,占2022年全年GDP的52.8%。

“我国已经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随着服务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吸引的投资也会越来越多,其投资规模将逐步成为成为农业、工业、房地产业之后的翘楚。”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就服务业本身的经济效应而言,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首先,服务业可以直接加快资本流动,缩短资本回收期,使资本的收益率大大提高,这也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其次,服务业是吸纳就业人口较多的行业,能够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最后,服务业与老百姓(603883)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可以提升生活水平。

“服务业的新兴业态较多,内部很多产业和基建、高精尖制造业重合,且投资额大,未来很可能成为投资的下一站。”宋向清说。

快进的产业结构升级

当投资者的目光转向服务业后,具体的投资方向有哪些?

刘世锦建议,新“三驾马车”的投资重心要尽快转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制造业要体现技术进步的设备投资,服务业要发展与消费相配套的投资,包括社会保障与福利、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娱乐、银行和其他金融、商务服务等,此外,还包括数字技术和绿色创新投资。

洪涛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让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升级已经成为趋势,在我国追求“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时,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方向。

“大量使用钢材水泥土木建设的大型建安工程时代的峰值期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的基建和房地产主要与城市化进程相关,如果还要投资,重点在都市圈、城市群范围。但是将投资的重点放在建安工程类的大型项目上,不符合实际需求,也往往是低效率。”刘世锦说。

宋向清则建议重点关注“市场空间大、投资回报率高”的三个细分领域,第一类是与高新技术相关联的产业,如计算机服务业、软件服务业、研究与实验行业、电信行业、卫星传输行业、信息服务行业等;第二类是公共服务业,如护理儿童、老人的社会福利行业,商务服务业和人力资源规划服务业等;第三类是,转型升级的传统行业,如租赁、居民服务业、科技交流业、娱乐、仓储等。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陆珊珊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记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