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值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多个欧洲国家领导人陆续登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继德国总理朔尔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之后,4月5日-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法国总统府公报显示,战略问题、经贸务实合作以及应对全球挑战将是马克龙此次访问三大重心。

其中,经贸合作是双方最看重的,来自法国的约60名高管代表团也与马克龙一同出访。甚至,空客首席执行官傅里已经先于马克龙一步有所动作。4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和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分别会见了傅里。据悉,空客公司正与我国谈判新一轮的飞机采购订单。

商团“大礼包”

中国与法国已经建交59年,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十分紧密。据中法工商协会数据,目前共有约2100家法国企业在华投资,庞大的中国消费力对法国企业来说是一股关键性的力量。

据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介绍,法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法货物贸易首次突破1000亿欧元大关,达到1018亿欧元,同比增长14.6%,势头强劲。

而放眼欧洲,2022年中欧双向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欧盟对华投资达到了100亿美元,同比增长96.6%。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为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7%。

对法国这样的欧洲经济大国而言,与中国维持贸易关系是重要的优先事项。据法新社报道,随马克龙访问中国的包括空客公司、法国电力集团和奢侈品行业、银行业等诸多法国著名大公司的高层领导人——这些商界人士希望能与中国签署新合同。

去年7月,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一次性订购292架空客飞机,成功让空客公司达成了创建以来最大的一笔采购订单。此次,空客也正酝酿与中国航司谈判新一轮的“数十架”飞机订单。马克龙办公室的一位官员表示,谈判正在进行中。一位业内人士提醒说,谈判细节尚未最终敲定。针对空客CEO的行程以及有关新订单的谈判,空客公司未予置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马克龙此次访华有庞大的商业代表团随行,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欧洲内部有一种观点称“要摆脱对中国的市场依赖”,但现实是,中欧双方在经济合作上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

崔洪建认为,若在马克龙到访期间,双方能正式敲定这笔订单,必将对空客公司在与美国波音公司的竞争中贡献极大的助力。

此外,文化交流也将是马克龙此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法国《20分钟报》报道称,马克龙还邀请了多名在法华裔艺术家,以及电影《狼图腾》的导演让-雅克·阿诺等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一同来到中国。

天然互补性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政策研究员阿莉恰·巴楚尔斯卡称:“毫无疑问,马克龙带领这个商业代表团访华,是在向中国发出信号,表明经济合作在法国的议程中非常重要——对整个欧盟来说也是如此。”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近年来中欧经贸数据上看,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中国继续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比如,疫情期间逆势上扬的中欧班列则是中欧经贸密切合作,互利共赢的最为生动的写照。

展望未来,丁纯认为,欧盟、美国对华政策、美欧经贸关系均会影响中欧经贸关系。面对新变化,中欧需要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在传统经贸领域持续深化合作,让中国广阔的市场潜力、完整的供应链致中欧双边共赢,符合中欧各自利益;同时双边在观念、机制和政策上努力实现创新,积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挖掘服务贸易、第三方投资和绿色产业、数字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合作潜力。

卢沙野也称,中法经济具有天然互补性,双方既可以在航空、农业、核电等传统领域取得更多进展,也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打造更多合作亮点。

“随着经济复苏,欧洲依然有很多制造商、知名品牌值得中国企业去收购。除了传统的制造业、采矿业、金融业,还有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丁纯认为,中国企业在西欧的投资将依然保持强劲,中欧、东欧会有所扩大,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转移到东欧。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还普遍关注双方经过7年谈判达成的中欧投资协定,在被欧洲议会“冻结”后能否在短期或中期内“解冻”。

希望“每年都去中国”

这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马克龙首次访华,也是马克龙担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三次访问中国。此前马克龙于2018年、2019年两次访华,并曾表态希望“每年都去中国”。

此次马克龙与冯德莱恩的访问,更有特殊之处。一位是欧洲大国元首,一位是欧盟主要机构的领导人,同时开启中国之行,在中欧关系交往史上打破了惯例。开启访华行程前,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就中欧关系发表了“原则性讲话”。她称,欧盟不希望与中国“脱钩”,而是通过平衡与中国的关系来“脱险”。

崔洪建表示,二人此次访华的核心议题首先是中法、中欧双边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法、中欧都有着长期合作的基础,但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对华认知出现变化、正在讨论调整对华政策等。在此背景下,中欧关系想要稳定下来、建立更好的相互认知,同时推进原有的合作,双方需要坐下来面对面沟通讨论。

而战事胶着、长期化倾向严重的俄乌冲突,以及冲突带来的能源等诸多问题,已经令欧洲感到疲惫。丁纯表示,虽然迫于政治正确的压力,欧洲在诸多问题上追随美国,但随着美国的战略重点转移,以及接下来美国大选可能带来的诸多变数,尤其是提倡欧洲战略自主的一些国家越发意识到俄乌冲突不可能通过军事选项来解决,而放任冲突持续,在推动解决冲突上将中国越推越远,只会让欧洲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

“欧洲各国领导人突然争先恐后地预订航班,前往中国。”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 EU”这样形容欧洲领导人近日的密集访华。谈及原因,Politico EU分析称,一方面,欧洲各国试图就在俄乌冲突、安全与贸易等问题上的分歧与中方展开沟通;另一方面,不少欧盟成员国承认,不论国际局势如何,欧洲“不能失去中国”,应继续与华接触。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