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欢丽刘昊虹「广东金融学院」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24期

考察改革开放后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个“三步走”演绎逻辑:第一步,实业先行,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快速发展;第二步,金融跟进,离岸信贷、贸易结算、外汇兑换、债券融资等相关金融活动陆续出现,为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提供金融服务;第三步,制度护航,政府间签订双边协议,维护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推进,规范金融活动。回望历史,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的增长是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全面发展的两大驱动力量,而持续深入的货币合作又为双边经贸投资提供了金融支持和制度保障。得益于贸易和投资的“双轮驱动”,中国—东盟双边货币合作日益深化。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日益密切

中国—东盟经济结构互补性显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推动下,双方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双边贸易投资快速增长,成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典范。

中国—东盟贸易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近20年中国—东盟贸易规模出现了飞跃式增长,由2001年的418.01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8782.07亿美元,增长了20倍,年均增速达到16.44%(见图1)。

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和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作为时间节点,中国—东盟20年来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2001年之前,虽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从未间断,但贸易规模增长缓慢,2001年的贸易额仅有418.01亿美元。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东盟贸易规模开始稳步提升,2009年的贸易额增长至2127.11亿美元,年均增量为213.64亿美元。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往来日益紧密。2009~2020年,贸易总规模由2127.11亿美元增长至6846亿美元,年均增量达到428.99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不仅中国一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在中国的贸易地位也持续晋级:2012年东盟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9年东盟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地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合作进一步推进。2021年,中国—东盟贸易总规模增至8782.07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28.28%。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中国—东盟贸易总规模为7984.8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1%,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展现了双边贸易关系的极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中国—东盟双边投资持续扩大

本世纪以来,中国—东盟双边投资也实现了快速扩张,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见图2)。自从2005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以来,以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作为时间节点,中国—东盟双边投资在过去16年的演进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

2005~2013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大于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国。2005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额为31.05亿美元,2013年增至83.47亿美元,8年间年均增速为13.16%。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起步较晚,中国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仅为1.57亿美元。但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迭创新高,2013年达到72.67亿美元,8年间年均增速达到61.41%,几乎是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年均增速的2倍,双边投资规模日趋接近。

2014~2021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超过东盟对华直接投资。随着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开始出现迅猛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第一次超越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78.09亿美元,东盟对华直接投资63.00亿美元,中方净流出15.09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新加坡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以及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双园”等重大投资项目顺利开展,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双边经济融合日益紧密。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197.30亿美元,连续7年超过100亿美元,其中排名前三的投资目的国分别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与此同时,东盟对华直接投资105.8亿美元,历史性地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其中投资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400亿美元,已成为相互投资最为活跃的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以来,中(国)老(挝)铁路的顺利运营和雅万高铁的成功试行,赢得了区域各国的高度赞赏,成为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合作的典范工程,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不断深入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南亚国家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引发恶性货币贬值。为了体现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在1997年举行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定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东盟和中日韩(“10+3”)财长会议上,与会各方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机制的协议——《清迈倡议》。根据《清迈倡议》,“10+3”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金额的资金,当某个成员国发生外汇流动性短缺或出现国际收支问题时,其他成员将集体为其提供应急外汇资金,以稳定地区金融市场,缓解金融危机。在《清迈倡议》框架下,200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拉开了中国—东盟货币合作的序幕。此后,中国—东盟双边货币合作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宽,结构不断优化,逐步达成了以双边本币互换、双边本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和外汇市场直接挂牌为核心的一整套合作框架。

2009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中国—东盟货币互换协议逐步升级为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老挝5个东盟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0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签署了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经过3次续签,2021年互换规模增至1800亿元人民币/900亿林吉特。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175万亿印度尼西亚卢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经过3次续签,2022年互换规模增至2500亿元人民币/550万亿印度尼西亚卢比。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300亿新加坡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经过4次续签,2022年互换规模增至3000亿元人民币/650亿新加坡元。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分别与泰国和老挝签署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3200亿泰铢、60亿元人民币/7.6万亿老挝基普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09~2021年,中国—东盟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由1800亿元人民币增至8000亿元人民币,规模扩大了3.4倍。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各方共同抵御国际外汇市场波动的风险。

随着双边本币互换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东盟双边货币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合作的层次日益提升。2020年和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老挝银行和柬埔寨国家银行签署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将本币结算范围扩大至两国已放开的所有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2021年9月,中国印度尼西亚本币结算合作框架(LCS)正式启动,允许双方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此外,2018年以来越南、缅甸等国家也开始在边境指定地区允许双边本币结算。实际上,即使没有签署双边本币结算协议的东盟国家,在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中也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近10年来,中国—东盟国家跨境本币结算规模不断扩大,结算结构不断优化,从单一的经常项目结算转变为以资本项目结算为主、经常项目结算为辅的结构。根据广西金融学会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2021年,中国—东盟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81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20倍,其中经常项目收付占比20%、资本项目收付占比80%。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清算行和代理行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运行保障。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于2015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2018年5月完成系统升级的CIPS二期在业务模式、结算效率、服务范围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已经实现了“5×24小时+4小时”的运行时间,全面覆盖全球各时区主要的金融市场并支持当日结算。根据《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截至2021年底,东盟10国均已加入CIPS,参与CIPS的金融机构达到90家,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25家、21家、14家位居前三。在清算行方面,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泰国曼谷、菲律宾马尼拉和老挝万象确立了人民币清算行。在代理行方面,截至2021年底,东盟已有266家商业银行与122家中国商业银行确立了人民币结算代理行关系。整体上看,通过CIPS、清算行和代理行,中国—东盟构建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资金流动设施,有效保证了中国—东盟之间的资金双向流动。

由于东盟国家的货币均属于小币种货币,长久以来,中国—东盟货币交易的汇率主要以美元为媒介套算而得,由此造成了人民币对东盟货币的汇率强烈依赖于美元走势,交叉报价成本较高,而且难以准确描述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贸易往来和跨境资金流动的整体状况。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中国—东盟双边货币银行间市场直接挂牌交易。银行间市场直接挂牌分为全国银行间市场挂牌和区域银行间市场挂牌。目前,人民币对新加坡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都实现了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直接挂牌交易,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人民币对新加坡元即期交易规模为552.6亿元,人民币对泰铢即期交易规模为335.7亿元,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即期交易规模为3.8亿元。除此之外,人民币对越南盾、柬埔寨瑞尔、印度尼西亚卢比开始在银行间区域市场直接挂牌交易。银行间外汇市场直接挂牌交易,增加了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度,降低了双边贸易过程中由于美元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节约了进出口企业汇兑成本,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展望

近年来,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继续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双方高层频繁互动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ISEAS)发布的《东南亚形势:2022调查报告》显示,大约有76.7%的受访者现在认为,中国是对东南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协会11月公布的一份调查也表明,大多数东盟国家民众对与中国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感到满意。2022年11月,东盟国家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相继举办了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盟作为国际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随着中国和东盟国际地位的提升,双边经贸关系和货币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国—东盟货币合作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展。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以来,双边贸易蓬勃发展。现阶段,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建设,积极拓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绿色经济、新基建等领域的合作。随着自由贸易区红利的逐步释放,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也将在新的经贸领域获得发展机遇。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通道将进一步完善。目前,中国面向东盟的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已经在与东盟毗邻的边境省份重点铺开。以广西为例,上海证券交易所广西服务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广西服务基地、人民银行广西金融电子结算中心、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等基础设施已经相继落地,将为中国—东盟货币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中国—东盟的贸易投资合作前景广阔。2022年9月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仪式中,共签订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4130亿元,较上届增长37%,签约金额创历届新高。新的贸易和投资项目落地将催生更多的双边本币需求,势必会扩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和双边本币结算的规模,为中国—东盟合作开辟新的空间。■

[本文为教育部基金支持项目(21YJCGJW004):RCEP框架下人民币区域化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