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入华30年,知名跨国药企阿斯利康(AZN.US)被传拟分拆中国业务在华上市。

金融时报6月18日消息,阿斯利康计划将其中国业务分拆,并在香港单独上市,以保护该公司免受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称,这个计划已经“摆在桌面上几年”,由于全球生物技术股票低迷,这个想法一直被搁置。最近这个计划正在加速推进中,上市地点首选香港,也有可能是上海。

但上述知情人士还强调,“拆分可能最终不会发生”。

6月19日,阿斯利康方面回复时代财经表示,对市场传言或猜测不予以任何置评。另据第一财经报道,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对此回复称,“谣言!”

阿斯利康是在华收入规模最大的跨国药企。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阿斯利康全年营收达到443.51亿美元,其中在中国区的收入为57.92亿美元,占阿斯利康在新兴市场收入的49.3%,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阿斯利康最重要的增长驱动力之一。

2021年,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在上海落成。目前,阿斯利康中国研发管线已有180多个项目,与全球管线关键项目同步研发率近100%,预计未来5年内将有80种新药和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

与其他跨国药企相比,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程度更高。早在2004年,时任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柯石谛(Steen Kroyer)就表示,阿斯利康中国区的团队是一个高度本土化的团队,1400多人的团队里,只有6名员工来自海外。

这样的本土化策略在王磊上任后得到进一步强化。2013年,王磊出任阿斯利康消化、呼吸和麻醉事业部负责人,一年后便升任阿斯利康大中华区总裁,此后再次升任全球执行副总裁。

王磊就任以后,阿斯利康于2015年成立了县域团队,成为最早布局中国基层市场的跨国药企之一。

到2020年,阿斯利康的县域团队已经覆盖了全国28个省和1850个县,团队人数达到4500人。随着在县域市场的“攻城拔寨”,阿斯利康在中国区的收入规模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近3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约60亿美元。

不过,随着集采和医保谈判等政策的深入推进,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日渐增大。

这在财报中便可窥见一斑。2022年,阿斯利康在中国区的销售收入与2021年相比,小幅下滑4%。阿斯利康在财报中指出,中国市场的价格压力给毛利率带来影响,不过预计新一年中国区将重新恢复增长,但增长幅度会在个位数百分比。阿斯利康2019年在中国市场同比增长35%的“高光”似乎一去不复返。

2023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阿斯利康营收为108.79亿美元,在中国区实现营收16.02亿美元,同比增长8%。

近年来,阿斯利康对中国市场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2021年年底,阿斯利康拆分及县业务、及县肿瘤业务并入肿瘤事业部,非肿瘤业务独立,成为及县慢病业务部。外界曾将这一举动解读为,阿斯利康在中国县域市场的一次撤退。

但阿斯利康副总裁刘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县域市场依然是阿斯利康的重要阵地,调整是为了把过去在县域市场的“高空播种”变成“相对精细的人工耕作”。

肿瘤治疗一直是县域医疗市场的痛点。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16年,在我国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08.01/10万,高于城市地区的104.44/10万。

国家卫健委在2021年印发的《“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指出,要依托肿瘤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形成与县域内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联动,开展肿瘤、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在“精耕细作”之下,阿斯利康或许有机会啃下县域肿瘤防治的这块“硬骨头”。

虽然王磊和阿斯利康方面均否认了阿斯利康在华业务拆分上市的传闻,但这并不影响阿斯利康深化本土化战略,加速融入中国市场。

2023年3月,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Pascal Soriot在访问中国时表示,对收购中国企业“不设限制”。

王磊也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3年阿斯利康生态圈大会暨30周年庆典上表示,中国医药产业的研发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未来3~5年一定会展现出弯道超车的势头。在此背景下,阿斯利康中国下一个10年的战略是“与中国创新一起出海”,并且出海不会局限于“一带一路”国家,也包括欧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