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发挥着经济运行“晴雨表”、促进就业“稳定器”、创业创新“孵化器”、共同富裕“生力军”的重要作用。7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个体工商户座谈会,听取了个体工商户代表经营情况、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并就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趋势向好,但仍面临诸多困难。据6月下旬市场监管总局网络问卷调查,受访个体工商户正常营业比例已从年初的77.0%上升到90.2%,经营亏损比例从59.1%下降到43.4%。

然而,个体工商户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生存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是消费需求不足,营收水平欠佳。不少受访个体工商户反映订单少、客流少、消费不足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二是融资需求矛盾有所缓解,但仍有不畅。据调查,个体工商户从银行渠道获贷的比例从年初的46.0%上升到49.7%,融资需求未能被满足的比率从52.9%下降到49.6%,但是仍有不少个体工商户反映信用贷款门槛高、成功率较低。三是经营同质化竞争激烈。42.3%的受访者反映行业内竞争激烈,较年初上升3个百分点,超过原材料价格成为仅次于消费不足的第二大问题。

此外,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仍需在政策知晓度和精准性上提高水平。调查显示,43.8%的个体工商户不清楚相关扶持政策。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化,更期盼政策的精准推送和“接地气”的多样化解读。

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提高政策措施的精准性,针对其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采取个性化、差异化帮扶措施。据悉,市场监管总局将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分型”是指根据存续时间、经营规模、收入水平等,将个体工商户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分阶段进行帮扶;“分类”是指选优拔尖,加大对“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的选优培育力度,并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据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目前已经制定了《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总体方案》,正在全国12个省(区、市)先行先试。在此基础上,下半年将印发《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指导意见》,初步建成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名录库和“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申报审核系统,确保年底前完成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入库工作。(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