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以17条务实举措(以下简称“17条”)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作为7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配套政策,“17条”的出台为“如何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详尽的注解。这是继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1条促进民间投资发展举措(《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后推出的又一重磅政策,更是对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提出的“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回应。

短短数月,三项重磅文件,围绕“民营经济”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民营经济是经济有没有真正恢复的重要风向标”,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在介绍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时特别指出。数据证明此言非虚:上半年,浙江新增民营经济主体增长12.2%,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长7.0%,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7%高出2.3个百分点。再来看上半年GDP增速领跑全国的上海,其民间投资增速为28.3%,比一季度提高26.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全市投资增速升幅2.8个百分点。

不难看出,民营经济的加速恢复对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显著的。民营经济有足够的发展信心和发展动力,既能在稳增长、促消费上起到关键作用,又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这既是链条,也是闭环。

据了解,自2012年设立民间投资统计指标以来,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始终超过一半,10年间增长了近一倍。数据显示,2022年,民间投资完成31万亿元,较2012年的15.4万亿元增长了约一倍。2022年民间投资增长0.9%,占整体投资比重为54.2%。民间投资的体量与增速在经济大局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因而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近两年民间投资意愿的持续低迷使得经济活力恢复速度仍趋于缓慢,除了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等负面影响,导致部分民营企业效益下降、现金流紧张、投资能力不足,项目准入、政策支持、融资难度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在今日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困难和下行压力,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整体投资比重都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2%,降幅较1-5月扩大0.1个百分点,大幅低于总体投资的3.8%增速和同期国企的8.1%增速,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民间投资减少5.17万亿元。

在当前民间投资持续承压的背景下,“21条”“17条”相继出台,放宽准入门槛、精准项目对接,加强融资支持和要素保障,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17条”中关于“明确一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点细分行业。在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中,选择一批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细分行业,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举措引发最广泛关注。

无独有偶,去年的“21条”同样明确指出,“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及相关站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太阳能(000591)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等节能降碳领域投资力度。”

与此同时,各省(区、市)发改委也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布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点工程、省级重大项目建设,部分政策举措中明确点出了“新型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领域。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韩志峰介绍,今年以来,尽管民间投资增长承受较大压力,但其结构持续优化,部分领域呈现新亮点。上半年,除房地产开发以外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4%,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6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8.4%,比制造业整体投资高出2.4个百分点,特别是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民间投资比较活跃;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5.6%,比基础设施整体投资高出8.4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为何备受民间资本青睐?

一方面,鼓励民间参与重点领域、关键领域、基础领域投资,充分体现了国家持续深化准入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隐形壁垒的决心,同时也增强了民间投资的信心,从顶层设计的完善到地方政策的制定,都在积极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稳定”二字的含金量和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将目光瞄准了稳定环境下释出的稳定收益。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下,重大项目呈现出规模大、进展快、前景好的优势,对比当前市场环境中前景不明朗、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投资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省级重大项目所带来的远期收益可观、可估、可控,同时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除了调整准入门槛、提振投资信心外,银柿财经还注意到,“17条”中提到,“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项目清单,搭建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等举措,主要是针对民间投资面临的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等问题,引导民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帮助下,精准找项目、顺利投项目,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有的放矢地开展投资工作。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布置各地发改委报来总投资约3.2万亿元的2900余个准备推介给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要求做好推介工作。5月,北京公布第一批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项目共计149个,总投资1308亿元;四川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重点领域项目129个,涉及总投资1371.94亿元;6月,广东面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101个、总投资2394亿元;推介应用场景56个,总投资估算110亿元。项目清单透明化也为民间投资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专家表示,在“17条”的“加持”下,民间投资或将改变上半年的低迷态势,成为全年经济运行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