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间,阳光诺和(688621.SH)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业绩表现亮眼。公司2023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6,104.75万元,同比增长4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1,799.47万元和11,484.4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03%、40.62%。

上半年,阳光诺和的主营业务稳步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公司聚焦国内药物研发市场和客户需求,继续加大药物研发新技术平台的投入,加强技术专家和人才储备,努力提高研发团队专业能力、效率和质量,夯实药物临床前及临床一体化综合服务优势,不断提升的研发服务能力的同时,继续加强国内商务网络和商务团队建设,有力推动市场订单稳定增长和新签订单的快速增长。不断增加的客户需求、充足的订单储备、合理的业务结构和持续迭代的研发服务能力,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研发持续攀升,技术成果转化稳步驱动业绩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阳光诺和研发投入合计5336.33万元,同比增长47.7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57%。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药物“临床前+临床”综合服务供应商,上半年持续加大在自主立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特色仿制药的研发投入,目前术在包括特殊剂型、特殊给药途径、新型复方制剂药物开发、多肽及小核酸类药物开发、复杂注射剂开发、儿童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开发等高难度研发领域,形成了多个特色化的核心技术集群。与全面综合型 CRO 公司及其他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部分核心技术的特色化上处于竞争优势。

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新立项自研项目达40余项,累计已超290项。在创新药领域的服务能力正在快速提升,在研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在于镇痛、抗菌、治疗贫血等方面;在改良型新药方面,公司在药物传递系统上开展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化研究,以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等为研发重点;在仿制药方面,公司在研产品重点包括多肽类药物、儿科特色药物及其他高端仿制药等。

太平洋证券指出,阳光诺和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即将进入收获期,权益分成将于2023年开始兑现。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研发和自主立项研发的项目中,共3项新药项目已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47项药品申报上市注册受理,7项一致性评价注册受理;取得31项药品生产注册批件;18项通过一致性评价;5项原料药通过审评获批。新药品注册分类法规实施之后,公司累计已有15项仿制药首家取得药品注册批件或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取得生产批件的权益分成项目共6项。由于公司部分产品存在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而且属于临床必需、市场短缺的品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较容易推荐至客户,从而有利于带动公司业绩的增长。

CRO市场进入黄金时期,专业人才将成企业发展的高能引擎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动医药企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发展,国内监管水平逐步向国际接轨。目前,我国正处于国际医药研发需求向国内转移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正走向自主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中国食品药品网报道,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临床前CRO 及临床CRO 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医药创新浪潮下,市场需求也将保持旺盛。据 Frost&Sullivan 报告统计,中国 CRO 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287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21 年的 603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 20.4%,预计 2025 年中国 CRO 市场规模将达到 1466 亿元人民币,将 持续带动 CRO 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CRO行业,专业人才作为药物研发服务的基础,也是公司持续稳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阳光诺和持续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打造了一批具备国内外制药研发丰富经验的科研骨干和人才团队。同时通过新设、收购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的子公司,公司也获得了在各个药物研发服务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为药物研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大大推动了公司在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地位上的进一步提高,让公司在未来市场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驱动阳光诺和上半年业绩高速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已然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高能引擎。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1185人,其中研发人员987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83.29%;研发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817人,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为82.78%;研发人员硕士及博士180人,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为18.24%。阳光诺和表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管理人才的储备,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未来将持续引进优秀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以及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公司将紧抓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不断促进自研成果转化,深化竞争优势,增强研发投入夯实壁垒,推动各业务板块稳步发展,持续加强服务能力,实现有效国产替代,让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CRO行业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