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资本郑云飞:投资机构还是要将眼光放的更长远,做好长期布局

近日,202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论坛在重庆市永川区与2023智博会智能汽车应用场景挑战赛同步举行。本次论坛主要聚焦自动驾驶功能车、智能驾驶关键系统与部件、智能座舱关键系统与部件、智慧交通关键系统与部件相关核心领域,聚集国内外行业领袖、10余家一线投资机构、50余家智能汽车产业链领域知名企业,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于万科技、千山资本、东方富海等12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智能网联企业及创投基金代表与会交流讨论。

千山资本郑云飞:投资机构还是要将眼光放的更长远,做好长期布局

论坛上,千山资本合伙人 郑云飞、蘑菇车联副总裁詹宏波、和高资本创始合伙人 黄文超、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 牟颖、劲邦资本董事总经理 俞汉扬、海松资本执行董事 赵文健 围绕“智能网联车时代的产业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Q:贵机构在智能网联车产业生态中有哪些布局?

郑云飞:新能源赛道是我们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布局包括芯片、整车厂、语音交互等领域,这些也是汽车智能化非常重要的环节。此外,千山资本也非常关注新能源整车在新领域的应用,我们认为新能源赛道在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

Q:从投资机构的角度,如何看待智能车从L2L4的商业化运用?

郑云飞:我认为不管是L2到L4也好,应该都是汽车电动化发展的一个历程,因为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电动化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阶段,也是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无人化阶段,无人化阶段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投资机构仅仅是投资于现在的L2和L2+的阶段。在我看来,目前还不足以让这样的技术引领产业的未来发展。所以我们投资机构还是要将眼光放的更长远,做好长期布局。

Q:针对“卡脖子”问题,贵机构在汽车芯片领域是否有布局?另外,进口新能源汽车降价已经逐渐形成趋势,已经对国产新能源汽车产生了很大的挑战,甚至很多车企已经在做单视觉或去掉激光雷达的方案。针对这一现象,贵机构是怎样思考的?

郑云飞:近期华为事件发生后,在整个市场引起了很大反响,包括我们一直关注的车规级芯片领域,国产正在突破桎梏,7纳米车规级芯片量产的企业已经出现。所以对于7纳米芯片,已经慢慢可以满足或者替代高通的8155。目前,高通8155在新能源中高端车企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但是在国内还没有非常大的量产。就车规级芯片领域还是有很大机会的,但是阻力也很多。

另外,从整车厂商对于供应链的安全角度看。

我们早先在进入行业的时候,访谈了很多整车厂商,他们对国产供应链的崛起非常期待,他们也不希望把智能座舱SOC的核心芯片领域掌握在海外企业手中。

国产芯片的崛起之路是蜿蜒曲折的,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国产芯片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就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中,已经能够看到国产芯片崛起的势头在慢慢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