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特约评论员 盘和林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笔者认为,《纲要》中的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是较为突出的亮点之一。

究竟什么是“质量基础设施”呢?

质量基础设施这一表述第一次被提及,是在2005年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出口战略创新》文件。之后2006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把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称为三大支柱。

整个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的逻辑结构是这样的。计量、标准与合格评定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计量是标准和合格评定的基准,是控制质量的基础,而标准则是计量价值的重要载体,同时标准又是合格评定的依据,合格评定是推进标准落地的手段,也是推动计量水平提升的手段。三者又是质量的支柱,计量是控制质量的基础,标准是引领质量提升的依据,合格评定则是建立质量信任的手段。

其实早在2020年,我国就已经开始重视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意见》,旨在通过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要素资源,面向企业、产业、区域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

进一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目的在于让我国掌握世界范围内“高质量标准”的话语权。

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国家提升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样要掌握标准,成为标准制定的引导者,标准水平的评判者,标准框架的输出者,只有掌握标准的话语权,才能在产业内部引领一种“向我看齐”的态势,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打开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的渠道,同时还能够提高中国市场上产品的质量水平,一方面进一步促进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倒逼国内相关产业的提质增效。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是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的软实力。比如在《纲要》中提到的要在质量相关的计量、标准、检验、评定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水平上面下功夫,促进相关技术和理论研究,要敢于在这些基础性、长期性具有巨大正外溢性的方面加大投入。

其二是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的硬实力。包括建设一批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加快质量科研成果转化,创建一批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健全质量基础设施运行机制,推进质量成果向全世界开放共享。

其三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在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中,消费者、服务、公共机构和政府是有机协同的整体,要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和鉴别意识,借助市场选择机制推进企业升级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从而促进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的进一步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包含标准化认可的公共机构,促进形成竞争、公平、开放的市场氛围,并匹配相关的政策和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