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孔月昕

编辑|马吉英

头图来源|受访者

第一次试用ChatGPT时,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提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让ChatGPT解释它和过去的人工智能有什么不一样?

当时ChatGPT总结了4点,如参数非常多、易训练等。邝子平又继续提问了很多问题,“虽然它(ChatGPT)没有所谓的‘惊艳和冲击感’,但是我依然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

两三年前,启明创投就开始关注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和赛道,一年多前,投了一家国内的大模型训练公司,“基本上领先于国内同行”。在邝子平看来,之所以能这么早布局生成式AI赛道,与他和启明创投团队一直奉行的“快半步”原则分不开。

“快半步”的节奏,是邝子平在20多年的创投生涯里养成的习惯和直觉。

1999年,邝子平从跨国公司高管转身成为投资人,主掌英特尔投资中国区。2005年底,邝子平在上海联合创立了启明创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基金的管理心得,针对市场不同周期的融资步伐、进度、规模等,构建了自己的方法论。借助这套方法论,赶上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启明创投抓住了小米和美团等明星公司。

目前,启明创投聚焦于科技、消费以及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了530余家公司,其中包括小米集团、美团、哔哩哔哩、知乎、泰格医药、甘李药业、石头科技、文远知行、壁仞科技等。

今年5月,启明创投宣布正式完成第七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基金规模达到65亿元人民币,是2023年迄今为止中国创投市场最大规模的人民币基金募资。

谈到对创业者的建议,邝子平认为,必须有激情、有想法、有抱负,不要忘记“企业家精神”。在目前大环境下,企业家的决心、韧性、抱负特别重要。同时,企业家需要对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一个很好的判断。“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是融资、上市甚至业务方面,都会有诸多风浪。所以企业家要在可行的情况下储备好粮草,让自己和企业顺利地渡过这些难关。”

以下为邝子平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的口述整理(有删节):

未雨绸缪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复苏比我(去年年底)预期得慢,行业的活跃度还是没有上来。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确定因素仍在,很多方面目前并没有一些措施去抵消这些不确定因素。二是手上有资金的这些投资方,大家普遍觉得估值区间有调整的空间,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这不是单纯的中国现象,过去一年多美国的活跃度也有下降,只不过美国的估值体系调整非常快,中国相对较慢。我们的企业家韧性很强,不会因为形势有些变化就把估值减半再去融资。

因此,启明创投今年上半年投资项目的进度比去年有所调整,目前整个创投圈融资的项目数都很少。

活跃度低的情况不仅发生在投资机构里,FA也如此。现在融资难,如果很多企业想融资,“中介”应该是很忙的,现在来看作为中介的FA也不忙。

现在投资机构手上的钱比起特别旺盛的时期可能少了,在少的基础上,大家出手更谨慎了,导致流进市场的钱更是少上加少。


来源:视觉中国

在当下这个新的环境里,如果企业负现金流阶段比较长的话,就要极其小心了。虽然说并不存在“靠销售收入发展的就是好企业,靠融资to VC的就是坏企业”的说法,很多非常成功的大企业,当年也是靠to VC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但如果企业需要长期现金补给,当下创始人或管理者可能就得仔细规划,“看菜吃饭”,以前融一次资可能9个月后可以再补(融)一轮,但目前这些钱可能要支撑两年,所以企业对现金的管理越来越重要了。

除了投融资更困难,企业现金流压力变大外,很多投资机构的募资也变难了。总体而言,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变少了。

启明创投分别在去年和今年完成了25亿美元和65亿元人民币基金的募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通过过去十几年的努力,在市场上实现了口碑、策略、团队、业绩等方面的长期沉淀,所以尽管大环境有不确定性,但LP还是选择继续支持我们。

另一方面,也是我经常强调的,作为基金管理者要做到未雨绸缪,能够对投资、融资策略的演变略早一些做出预判。如果我们在今年才启动人民币的融资,可能困难会更大一些;美元基金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我们去年基本上融完了,而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启动,那么最终结果可能存疑。因此把握好时机非常重要。

此外,退出渠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长周期来看,越来越多的退出要面向中国的资本市场。过去5年美国是一个很宽广的退出渠道,A股也很蓬勃,但这样的环境我觉得可能没有了。美国这个宽广的退出渠道,对中国企业会变得越来越窄,但也不等于完全关上。

过去两年,美国二级市场的调整直接导致美国今年没几个IPO,美国本地企业也是如此。从上市的体量来说,过去一年多里中国上海和深圳两个A股市场,是全球第一和第二。

未来的12个月,我们应该会看到美国IPO市场的回暖,这种情况下,部分中国企业重新登陆美国市场是可以期待的。同时,香港和A股仍然还是比较不错的退出通道。

虽然创投圈的活跃度相对降低了,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周期性现象,也许通过一段时间各家机构对已投企业的管理等,投融资在一些新的领域、新的方向又会活跃起来,下半年还是可以期待的。

目前也有好的方面,我们注意到,中国企业在最近这12个月里出海表现非常强劲。只要企业有好的产品,现在比起往年,其实出海的容易度提高了。我认为中国以外的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接受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也是我们注意到的一个非常好的亮点。

拐点已至,抓住新范式

当前环境下,市场对to VC等企业发展时间周期的“容忍度”在不断降低,而且投入力度也在降低。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一段时间内,类似网上支付、最后1公里的配送、电商等靠大量投入营造使用习惯和氛围的行业或企业,可能很难再产生了。只有新范式引爆投资人新投资意愿时,才能够再看到用很大的投资砸出一个宏大的新行业,把几十亿人民币或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到新企业的成长过程中。

最近很热的AIGC赛道,就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启明创投很早就开始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如果将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单划分为1.0、2.0时代,那么在1.0时期,我们就已经投资了AI四小龙。不过投完这些企业后,比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不大看AI平台型的企业,更多开始关注AI在不同领域的落地,比如说通过机器视觉去赋能先进制造、无人驾驶等。

一直到一年多前,我们注意到人工智能平台的范式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于是开始跟进一些新的算法,还在内部做了几个分享。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投了当时还不太显眼的做大模型的企业——智谱AI,在那个时间点投这样一家公司,我觉得还是需要一定魄力。

对于范式转化的判断,首先来源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价值观——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在人工智能的方向上,启明创投一直都有专业团队在跟踪,所以无论是OpenAI,还是Transformer模型,以及其他的不同算法、模型出现时,专门关注AI领域的同事一直都在紧紧跟随。在此基础上,专盯AI的同事们在当时把项目找到并提出来了。

第二,我们希望所有决策都是在行业热闹起来的前一段时间去布局,包括对团队也有这样的要求。如果问我去年投票支持智谱AI这些项目时,我对大模型的了解有多深?坦白讲,现在我对它的了解肯定是远远多于去年。但是看这个方向的同事们是很了解的,从文化上来看,我们鼓励同事们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是领先半步的,我们也希望去支持这样的项目。


来源:视觉中国

所以去年同事找到大模型项目后,我们觉得跟启明创投一直阐述的观点吻合,所以我们去年就布局了。

2022年年底到今年年初,ChatGPT的出现一下子带动市场的火热。过去几个月,我们也紧锣密鼓地在看一些做大模型基座的新公司,也投了若干个“AI老兵”出来创立的公司,接下来我们可能还会再投一两个做大模型基座的大项目。

此前国内一直号称“千模大战”“百模大战”,但真正能做的我估计没过百。

我和AI领域的同事也曾多次讨论过,我们依然认为第一波成功的(大模型项目),是技术范儿的团队,尽管这可能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我们觉得这里面所牵涉到的技术因素是最重要的。这个基本判断下,我们认为不光是创始团队的技术要一流,而且还要能吸引其他技术一流的同伴加入团队。不少同行也会觉得如何把大模型用好更重要,所以他们可能认为商业范儿的创始人基因更重要一些。

其次,这个公司或创始团队也需要有比较强的融资能力,因为大模型需要大量资源。除了人才强劲外,能融到钱等非技术的资源也很重要。

此外,在我看来,一个非常火热的领域里刚出来的新生事物,确实没什么逻辑可言。很多人觉得AIGC领域能够从根本上颠覆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的整个业态,如果是这样的终局,它的天花板是巨高的,极端一点,它可能是腾讯、阿里的总和。

这个终局是否会发生谁都说不准,我相信它确实能够带来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市面上的“千模大战”之后,只有两三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在AIGC领域布局“重兵”。行业热闹才开始去组团,那只能是“凑热闹的旅行团”,还是要更早一点去布局——虽然不是每一次我们都完全正确。

依据我们的判断,如果生成式AI能够从根本上颠覆很多行业,除了大模型等算法企业外,在基础设施层面也有很多机会,包括最近NVIDIA等公司都在股票市场有很好的反映。

同理,我觉得在国内,除了做大模型的企业非常值得关注外,上游的芯片行业也有新的巨大需求;整个数据中心会有所提升,基于大模型还会有很多应用产生。

未来,也许人工智能这个主题,就又够我们忙活8~1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