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胡光旗,洪晓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日前召开的中共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不断深入,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带来的制度红利为更高起点、更高水平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岁末年初,南财智库发布《大湾区五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22)》(简称《报告》),课题组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所以选取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五座湾区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梳理相关城市的产业数据以及“十四五”时期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特点,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系列政策建议。《报告》认为,广州、深圳两市的“双核”创新驱动效应显著增强;东莞、佛山两个制造大市表现亮眼,珠海则依托生物医药与集成电路等产业加速实现“弯道超车”。

新气象:广深佛莞珠各显神通

根据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综合梳理发现,大湾区各城市在遵循上述大方向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在“十四五”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路径上各有侧重(详见图1)。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都是各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以广州为例,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突破1.2万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将达2400亿元,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将达2350亿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将达2100亿元,占据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报告》认为,这与广州拥有质量高以及数量多的优秀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密切相关,截至2020年,广州专利授权量占全省总量的22%,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与交易额均位列全省头位。

同样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在上述产业发展中也具备突出优势。但《报告》同时发现,自2017年被国家赋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后,“海洋经济”也被深圳列为重点发展的具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1年,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四。深圳以宝安区、前海合作区、南山区、福田区、盐田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为主要承载区,打造“一轴贯通、多区联动”的海洋产业空间发展格局。经过五年的深耕细作,深圳海洋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已具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的基础。

佛山和东莞近年来面临着来自临近城市广深“双核”吸引下的人才竞争压力,纷纷打造大湾区“智造强市”寻求新机遇。佛山锚定强化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的产业集群集聚效应,2022年12月,佛山市智能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表明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基础雄厚,并积极推进高端制造业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佛山已涌现出一批以嘉腾机器人、汇博机器人以及艾乐博机器人等一批为代表的高成长企业。

东莞则有智能移动终端、智能装备以及泛家居三大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此外,万亿级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是东莞第一大支柱产业,华为、OPPO和vivo三大智能手机巨头齐聚在此,产业链具有极高完整度。东莞1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业接近40家,致力于建设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与上述城市相比,珠海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制约因素较多。为摆脱固化的“养老城市与旅游城市”旧标签,珠海已基本形成以医药制造业为主体、医疗器械为支撑、中医药为特色、精准营养和化妆品为补充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体系,拥有丽珠、联邦、汤臣倍健(300146)等重点企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评为国家发改委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药物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特色基地的目标正加速实现。

在国家政策引领、省级政策规划、市级政策布局以及区级政策落实的层级框架下,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与珠海五市均结合自身定位与自身优势,已初步形成广深双核驱动、佛莞制造引领、珠海加速超车的且以分工明确、定位清晰、基础雄厚,韧性十足、循环畅通为特色的整体格局,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带动作用,并持续向沿海东西两翼以及北部生态区加速辐射。

同时,《报告》也清晰指出,粤港澳三地在规则衔接以及政策软连通方面仍需继续调整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中面临的“缺芯、少核”的问题依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脉络尚未完全有机结合,三地科技创新协同效应尚待进一步发挥,避免管理体制的不同阻碍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效率集聚。

新趋势:畅通大湾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因此,针对前述发展问题,大湾区内地城市要抓牢“制造业当家”这个重心,通过更加精准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对此,《报告》结合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特点,提出一系列建议。

一是要营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发展进程,形成粤港澳三地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相互连通的新格局。二是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大力吸引港澳的各类人才入粤工作,完善引进港澳地区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保障和人才服务措施。三是要继续创新落实各项财税激励政策。四是要延伸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培育一批具有高科技供应链的龙头企业,带动高科技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五是整合湾区、全国甚至全球的高科技技术,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提升技术成果转化率,推动技术成果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最后是着力推动“金融—科技—产业”新三角循环畅通。统一金融服务、监管和利率机制,提升金融资源对高科技产业的配置效率,对标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建立与之匹配的国际金融走廊,引导各类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合靠拢。

《报告》建议,应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特别是聚焦产业升级、产业优化与产业园区建设的要求,推动研发、设计、咨询、法律、财务、专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精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开展业务。同时,继续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逐步消除服务业和制造业在税收、金融、科技及要素价格方面的政策差异,积极发展第三方数字化、智能化平台精准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以及价值链高端化延伸。

此外,还应深入挖掘各类金融政策的潜力与空间,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银行业应持续向各类“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长期、稳定、价低的信贷资金;积极发展各类跨境投融资业务,健全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体系,鼓励大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政府性产业基金引导,吸引更多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风险耐受力强的资本持续优化融资结构。最终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价值链五链同步发展的新生态。

如需报告全文请联系洪晓文

微信:13922101584

E N D

本期编辑 林海铭  实习生李睿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