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今日开馆。

这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今年吸引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3402家参展企业亮出“看家本领”,向世界秀出中国文化产业的软实力。

其中,12号馆“粤港澳大湾区馆”组织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及广东其他地市、深圳各区文化产业发展和合作成果展示,数字文化展厅是展览中的亮点之一。

互联网时代里,广东省抢占文化发展的“先机”。近年来,广东凭借腾讯、康佳、大疆等大型文化科技企业,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数字音乐、游戏产业等领域,着眼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要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往中心。文博会就是建设大湾区文化产业圈的重要推手,不仅拉动广东省尤其是深圳市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外界展现文化产业实力与促进大湾区整体文化产业交流的重要窗口。

广东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

广东省在数字文化领域发展迅猛,甚至引领潮流,数字文化展厅也是广东参展团在此次文博会中设置的四大展厅之一。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内容,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产业,具体包括游戏、动漫、电竞、直播、数字音乐、数字设计等业态。

广东省作为拥有华为、腾讯、华侨城、华强方特等标杆企业的省份,总体而言数字文化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集聚化发展,在动漫产业、数字音乐、游戏产业等处于领先地位。

事实上,广东着眼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广东动漫产值约占全国1/3的份额,广东演艺设备产业产销量居世界第一,4K/8K超高清视频、电竞、直播和网络视听等领先全国。

广东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 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与全球数字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广东还存在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品牌缺乏、高端原创人才缺乏等问题,建议以打造全球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高地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广东数字文化产业大发展。

根据2020年印发的《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广东省意在打造国家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并对技术攻关和数字文化产业装备制造发展、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培育原创优质IP、引导电竞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工作安排。

目前,广东省继续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打造数字化生态体系,加快培育新兴文化集群“链主”企业,扶持中小微新兴文化企业成长;布局建设新兴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打造珠三角全球电竞中心,建设全国领先的直播短视频产业集聚区,创建全国4K/8K产业引领示范区;打造新兴文化消费场景,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专项支持新兴文化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

而本届文博会的举办城市——深圳,早在2005年就提出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目标,并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优势,在“文化+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2021年,深圳新认定15家市级园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达71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速超15%。文化产业已成为深圳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深圳拥有腾讯、创维、康佳、大疆、华强方特等一大批高成长性文化科技企业,超过25%的“规上”文化企业具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黄金珠宝、文化装备研发制造等多行业领域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2021年,深圳编制的《深圳市文化产业高质量规划(2021—2025)》提出,2025年,深圳将率先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增加值超过32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8%,进入全球文化产业发达城市行列。

文化产业成为深圳支柱产业之一 图源:图虫创意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东道主”广东省作为文化大省,连续多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首位,9个中类中7个中类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超过10%;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涵盖香港、澳门和广东9市的城市群,也在近年实现文化产业“飞跃”发展。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彼时,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区域呈现发展不平衡现象,深圳、广州、香港拥有发展相对成熟且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而东莞、佛山、惠州、中山、江门等城市的文化产业相对滞后。

近年来,珠三角发挥核心辐射带动功能,携手港澳,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

文博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是外界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重要窗口。华南城市规划专家孙不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博会是广东省很强的一张会展名片,具有较强的交易功能,不少文化企业能通过文博会拉到投资,对整个广东省尤其是深圳市的文化产业拉动效应明显,同时让社会了解各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布局。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 图源:图虫创意

如今,香港作为中外艺术交流中心,是世界著名艺术博览会(Art Basel)的举办城市之一;广州与深圳的数字创意产业强势增长,在游戏、动漫、电竞、直播、数字音乐、数字设计等领域竞争优势明显;珠海积极对接澳门文创资源,形成了珠澳设计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成果;佛山发力于岭南文化传承,激活非遗发展活力,同时创建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东莞、中山加快文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致力于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江门、肇庆和惠州在自身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打造文旅特色品牌。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元正曾表示,文化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文化同根同源,城市之间文化交流合作频繁,并且各具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文化金融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前景广阔。

在孙不熟看来,目前大湾区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具有数字文化产业比重大、传统文化产业比重低的特点。大湾区拥有腾讯、网易等大型平台企业,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上有着先天优势,同时拥有比较强的市场意识,但艺术人才比较稀缺,“比如深圳拥有大芬村,能够将艺术变成商业,但原创的艺术北京会更强,后续发展文化产业还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围绕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建设,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从人文精神、文化发展、中外交流、旅游市场、旅游推广等方面明确重点项目和任务,提出到2025年,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到2035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随着接下来“澳车北上”、“港车北上”和新发布的出入境管理等相关政策落实,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持续流动,大湾区“9+2”城市群将在文化产业上更好地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