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妍

出品|网易科技《潮头》栏目

作为国内创投行业的资深见证者和参与者,创新工场合伙人郎春晖在VC/PE圈内从业20多年,见证了中国私募行业20年的变迁与发展。

2000年代初,郎春晖入行后一个印象就是“人少”,“在中国做私募的都是熟面孔,活跃的VC一共就几十人。”而在2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已经“狂飙”到数以万计,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股权投资市场,创业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造梦,投资者以惊人的效益创造财富。

在她看来,中国创投史真正拉开大幕,分两个阶段,一是2005年前后以大陆海归人士作为GP的美元基金的批量出现,典型代表是红杉。在此之前美元基金基本上是台湾美籍华人的天下。二是2012年之后大量人民币基金的成立。因为在2009年,怀胎十年的创业板正式启动,本土创投退出渠道开始通畅。“大量人民币基金成立,管理规模越来越大,人民币基金真正开始崛起。”

也是2009年,李开复博士从谷歌中国离开,创办了创新工场,把孵化加投资的概念引入中国。第二年创新工场基金设立,凭借郎春晖之前的基金投资和管理经验,她作为创新工场基金的第一名员工加入,建立了完整的投资决策流程和体系,并且撰写了所有投资文件模板。之后创新工场基金投资了众多创新公司,引领了中国新一波超级天使投资。

低调、谨慎、又不乏敏锐与笃定,身为投资人的郎春晖,组建了创新工场消费互联网的C端团队,成为多个独角兽公司的首轮投资人,投资并管理小影、松果出行、传智教育、Snaptube、TheOne智能钢琴、墨迹天气、逗拍、亲宝宝、同步网络、平行线教育等六十几家企业,陪伴过众多明星创新公司的崛起,也经历过无数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潮起潮落。

在网易科技《潮头》专访中,郎春晖谈到未来中国的投资机会,投资中穿越周期的眼力,企业面对大时代浪潮仍能基业长青的“秘诀”,人生面临重大抉择时的思考以及未来个人工作的侧重点。

一、投后管理成为VC应对变化的第一道防线

穿越二十年周期,郎春晖复盘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强化投资胜率?

在经历过市场环境变化多端、不明朗因素影响较多的投资经历积累后,让她越发意识到投后管理的重要性。“一个全面、适度、有效的投后管理,不仅能增加创业者的信心,还能提高投资成功的精确度,具有战略价值。”

尤其当下,世界宏观不确定性持续被放大,两极化秩序正在经历重构,时代的考题再次发生巨变。“面对不可预测的风险,做有准备之人,武装到牙齿,才能战无不胜。”郎春晖讲。

在她看来,强化投后管理是VC应对变化的第一道防线。

她以同样成立于2009年的A16Z为例,这家全球最引人注目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几乎压中了互联网领域最耀眼的公司:Facebook、Twitter、Airbnb、Okta、Github、Stripe等等。其成功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公司有超过70% 的人从事投后管理和赋能,提供咨询、人才招聘、商务扩展、人员管理、外部关系和资源对接等服务,帮助创业公司快速成长。

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郎春晖将工作的侧重点从投资转变为投后管理,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搭建创新工场投后管理大中台,帮助被投公司做合规培训,增强初创团队抵挡时代挑战的生命力。

一家企业发展好不好、能否走远,模式、技术、产品固然重要,但企业管理才是制胜关键和存活密码。

投一家公司怎么才能把这家公司管理的更好?在郎春晖看来,有两个原则:一是要让创始人必须有上市的志向、决心和信心,创始人要有“理想”;二是这家公司自上而下要有合规意愿,财务、法务、人力资源等等,都要更加理解“游戏规则”。

在这个针对创新工场投后企业的“高管特训班”里,她以自己20多年风投经验和行业资源为轴,带领团队把过去两年半时间,所有A股上市被否公司的上市招股书以及三轮问询、反馈意见,一个一个扒下来,每家公司平均下来1500页资料,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把这些“折戟IPO”企业遇到的“坑”,提前给到创始人预警。

除了上市合规,团队还专门请来参与起草数据合规法律的相关专家进行法条解读,她曾在创新工场投资的454位CEO大群里直言,“我们做这个不只是为了上市合规的必然要求,而是为了保护公司存活的可能,更严苛来讲是保证创始人免受牢狱之灾。”她告诫创始人,“很多时候从一开始这只脚迈错了,留下了一个脚印,再想往回找补基本都是回天无力,历史瑕疵是抹不掉的,从开始就要让它没有瑕疵。”

顺境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郎春晖告诉《潮头》栏目,现在的创始人除了要有顶级的商业感觉,还要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很多课都要重新去补。尤其是想要做一家上市企业的创始人,需要补的知识结构会更多。

郎春晖带领的投后管理团队,不定期面向投后公司创始人和高层开放线上、线下课程培训,内容大多围绕上市流程中的关键实操,企业操盘手的核心经验,过往上市失败案例分析总结。例如,财务方面的“日常企业年度关账实操”;HR业务方向的“股权如何支付”;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管理效率如何提升;美股、港股、A股,包括最近的热点新加坡市场都逐一覆盖。

在不断进化中,她逐渐在组织机制、人才结构上摸索出合适的打法,组建了创新工场的大中台,帮助公司适应当前环境、应对波动变化、构建长期优势。

创新工场大中台具体分为三个部门:一是,KM(Knowledge Management),负责将创新工场被投企业所有数据上线,包括投资金额、季报、收入、毛利、费用、净利润、总资产、现金余额及各种业务数据,等投后信息全部数字化;二是,RM(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部),负责提前发现并预警影响公司稳定运作的‘定时炸弹’;三是,AM,(Asset Management,资产管理部),负责帮助被投企业合规上市。

在大中台的效率发挥下,哪家被投公司存在流动性风险,几乎可以一目了然。“有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发现,我们的团队会跳进去帮助他们一起完成解决,我们扮演的角色更像联和创始人,帮着企业一起成长。”

她希望,这支专业、高效并能帮助企业全链条解决问题的团队,可以满足创业公司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需要。郎春晖讲,“核心是让创始人及团队少走弯路。”

二、从“郎一排”到“风投女神”

郎春晖说话语速较快,灵秀精巧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透着女投资人的知性与干练,其实在20多年前她在老师和同学眼中,这个永远坐在第一排的小姑娘,就是个不容小觑的女学霸。

“我最开始没有想要做这行。”20多年前,从北京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郎春晖来到北京大学攻读MBA学位,没想到误打误撞成了光华第一届MBA国际班学生,也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拥有全球化视野的商业人才。

迄今为止,那天的面试仍是她印象里最严苛的经历之一。

“考上北大光华MBA的240人里面,只有87个人的成绩有面试资格,最后筛掉一半组成国际班。”她印象里,87人分三天参加面试,每组面试都是从早上8点半一直到下午5点,不到30人再分成5个小组,每组一个project,5个组轮流上去PK,两小时结束以后重新打乱再分组,再给另外一个project,全程英文,每个面试人每轮都要发言。”

那一天,郎春晖一共做了4个project,上台PK了4次。面试官也是国际MBA的Program manager,英国人John Hobbs。一整天的PK,他中间没有说一句话,一直在旁边观察记录。4轮PK结束后当场宣布谁留谁走,三天下来留下了43人。

拿到国际班的入场券后,一群学生累到摊在座位上,同学们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紧接着面试官老Hobbs(国际班同学给他的昵称)给大家来了个灵魂拷问: “你为什么来上商学院?”

郎春晖答,“我的理想是进咨询公司。”

聊起这段经历,她音调陡然一高,“当时我们答一个他就回bullshit,答一个就回bullshit,直到一个北大生化毕业的女生Maggie Liu说,I wanna make money, make tons of money (我想挣钱),老Hobbs才满意地说“That’s what I want”(这是我想听的)

作为创投圈里为数不多的女性投资高层,如今的她深知当年这位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讲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班的教学风格有多务实,他说很多人表现得不好,但其实你的东西是行的,可是你没有自信,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有底气。”她更深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当年的用心良苦。时任光华常务副院长的张维迎教授当时说,“我要把这个班打造成全亚洲最好的商学院,即使是光华管院自己的老师,没有经过考核也没资格教这个班。”

二十世纪初,他们是国内最早开始学习《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衍生学》等课程的一批学生,书本从海外原装进口,外教全英文教学,即便是这群超级学霸,也常因晦涩难学的课程频频受挫。

对于这些知识,郎春晖天然渴望、热爱、痴迷。读书的时候,她和数学有关的硬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另外一个轮流硬课考第一的陈钢同学,本科也是自控出身,后来是管理两着万亿人民币的天弘基金的固收部老大。又因为永远坐在第一排,郎春晖被同学们戏称为“郎一排”。

“后来工作中我对带过的所有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是白做的,你的付出当时可能没有显现,但回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一定在那里静静地等你。”

正是这些披星挂月、振笔疾书、思考碰撞的日子,锻炼出了郎春晖敏锐的前瞻性和务实拼搏的做事风格。

加入创新工场前,郎春晖供职于易观国际,历任研究总监、咨询总监、助理总裁。覆盖的领域包括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服务过的客户包括摩根斯坦利、MIH、华平、WRH、中国移动、中国电信、Google、Microsoft、Intel、IBM、腾讯、百度等众多投资及TMT领域顶级公司。

从产业咨询公司再次回归投资人后,凭借努力与付出,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风投女神”,先后荣获“2015年度中国十大天使投资人”、“2016年中国十大早期投资家”、“2017年中国十大早期投资家”、“2018中国女性商业精英奖”。在创新工场十余年时间里,郎春晖带领团队投资并管理小影、墨迹天气、传智教育、松果出行等60多家企业。

与此同时,她还回到母校,成为了北京工业大学校首届理事会理事,以及北大光华MBA面试官。

在光华每年一度512燕归来活动中,郎春晖代表光华学院MBA国际班发言。她清楚记得自己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我以光华为荣,20年后光华以我为荣。”

三、做创业者时间的朋友

如果非要给郎春晖的投资生涯一个关键词,“利他”绝对是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之一。

在创业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郎春晖思考的不是当下能获得最大回报,而是如何能够帮助这些有梦想、有野心的创业者,抓住那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她习惯扮演“补位”的角色,创业者缺什么就补给他什么,从产品、技术、市场、销售、人力、融资等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与帮助。

在她看来,这是性格使然。“我什么时候最快乐,就是我做了一件事让别人快乐了,我就特别快乐,我之所以喜欢投资人这个角色,恰好是能够无意中做到帮助别人,在别人的成长过程中你跟他一起成长。”

投资人这个行业充满了光芒和色彩,但背后也有诸多的不得已。

“这一行绝对是最得罪人的,看100个项目最多也就投两三个,绝大多数都会被否决掉。”

但即便没投的项目,她也愿意为这些创业者提供帮助,20年来一直如此。“我会告诉他们,我为什么没投,当前有哪些坑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团队还需要补课。”

发现优秀企业,获得高额回报,这是VC的天职。但郎春晖的信条是长期主义,做创业者时间的朋友。她认为,作为投资人,更需要用同理心去看待问题。“即便我们只见这么一面,这几十分钟我希望他觉得不是白来,我从来不敷衍任何来找我的人。”

在她眼里,最珍贵的一方面是数据、另一方面是对产业趋势的理解和把握。“前不久有位厦门创业者来北京见我,当天正好我的行程很紧张,他几乎等了我一天,其实十年前我并没投他,还直接说了他这项目的不少问题。”

忠言逆耳,但总有愿景相同的人出现。让郎春晖没想到的是,当时提出的几条建议,让这个创业者记了这么多年。“那天他和我说,你当时说项目有十几个问题,我们当时心里特别不服气,但是后来发现这十几个问题,听进去的都躲过了,没听的全踩雷了。”

追随自己的本心去做一些纯粹的事情,这是郎春晖一直以来践行的投资理念,而这份纯粹的初心,也是支持她投身风投二十年的根本动力。

大多数VC的底层逻辑并无本质之差,郎春晖做投资的差异化,就在与不执念于追求“风口”,不追求融入喧嚣中心,而是二十年如一日履行每一条最本真、最核心的投资原则,并一直陪伴在创业者左右,与他们共同成长,就是她践行长期主义的底层密码。

她告诉网易科技《潮头》栏目,“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周期里,也就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大模型等新技术,会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更大幅度地影响经济体量的增长。”

当下,生成式预训练语言大模型正在开启智能计算时代,下一个伟大的、具有颠覆性的事情正在发生。

郎春晖介绍,创新工场正在积极寻找AI 2.0技术和应用相关的投资机会,除了Project AI 2.0,已经塔尖孵化了澜舟科技、创新奇智、呈元科技、捷象灵越和潞晨科技等AI公司,并在不断寻找具有长线视角、创新能力卓越的创业者,加速打造AI 2.0的全新创业生态。

科技发展日异月殊,外部环境变幻莫测。郎春晖讲,“我们会适时调整,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我们做的事情还是一样的,一直没有改变。”